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·文旅新探丨“演艺 文旅”让红色文化“活”起来
安徽六安霍山落儿岭镇大型实景演出《大别山传奇》演出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何晓 摄
通过精心编排的舞台表演、实景演出、密室剧本游戏等形式,将游客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,以互动化、情感化、科技化的多维度表达方式,让观众成为历史的“见证者”。近年来,全国各地探索“演艺 文旅”的沉浸式体验,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,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,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在湖南韶山,《最忆韶山冲》大型室内情景演出剧让红色文化得到了更诗意的呈现。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词与红色歌曲联结为主线,100余名专业舞蹈演员辅以声、光、电等科技手段,把观众带入充满热血与红色激情的年代。当全息投影技术让长征途中的漫天飞雪再现,观众席的年轻人随着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诗词浮现而开始大声吟诵,一位退休的游客感慨:“红色基因有了传承。”
在陕西延安,沉浸式情景剧《再回延安》中,伸展的红旗缓缓铺开、轻轻落下,人们纷纷伸手触摸这铺天盖地的“革命红”;在山东临沂的红嫂故里沂南县,当地排演的沉浸式山村剧场作品《沂蒙四季·红嫂》中,一名名沂蒙妇女时而扛着门板跌撞前行,时而将门板背在身上,带观众重回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妇女“勇架火线桥”的场景之中。
安徽省首个以红色革命历史为背景的沉浸式实景密室《红夜》。(受访者供图)
技术赋能让历史“破壁”,互动体验让精神“入心”,年轻化表达让基因“续脉”,红色文旅的这一波创新浪潮点燃了地方文旅产业的新引擎。霍山县文旅局副局长陈琳说:“这些创新实践在地方文旅产业布局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、社会和环境效益,霍山县下一步还将把红色文旅资源与戏剧节、音乐节、动漫节、滑雪节、文体赛事等更多新场景结合起来,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。”